神學詞語集解

阿爸Abba  亞蘭語“父”的親密稱(見可一四:3)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,如此稱呼天父。信徒因主耶穌基督得成為神的兒女,而有如此稱呼的特權(羅八:15)。

阿們(Amen)  肯定的意思。聖經譯為“是的”。有時雙重“aman”則譯為“實實在在”。用於禱告結束語的時候,有人譯作“誠心所願”。耶穌基督自稱為“阿們”(啟三:14)。在新約中,“阿們”出現的次數,比在舊約中多一倍。

神的使者(Angel, Messenger)  聖經說:“祭司的嘴裏當存知識,人也當由他口中尋求律法,因為他是萬軍之耶和華的使者。”(瑪二:7)顯明神的使者 mal’ak 是傳達神心意的,包括天使和人。因此,“瑪拉基”有人以為就是“神的使者”的意思,並非先知的名字。有的聖經學者,以為舊約中神的“使者”,即是道成肉身以前先現的基督。基路伯 (kerub) 和撒拉弗(seraphim,源於“火焰”的意思)是特提到的使者。天使沒有性別,大有能力,“是服役的靈,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。”(來二:14;詩三四:7)

救贖(Atone, Atonement)  希伯來文為 kaphar, kippur。有“和好”,“贖罪”等意義。“贖罪日”稱 Yom Kippur。又作“挽回祭”(來二:17),也與此有關。

救贖主(Redeemer)  預表基督的救贖(見伯一九:25;賽五九:20)。救贖者(Go’el)必須是親屬,有救贖心,也有救贖力滿足付贖價的要求(參得二:20,三:12,13,四:4-6)。

監督(Bishop)  新約教會的職位,略同於長老(elder)。聖經說:主耶穌是信徒“靈魂的牧人和監督”(彼前二:25)。監督是代主耶穌照管羊群的,所以希臘文稱為Episkope,也就是 overseer (彼前五:2),就是長老(見徒二○:17,28;參彼前五:1,2),顯見是同一職位,即今教會之牧師。

重生(Born Again)   重生不同於“洗心革面”,雖然常帶來新的生活方向。主耶穌不是對品德有問題的撒瑪利亞婦人講論“重生”,而是對宗教領袖的尼哥底母。主說:正如人肉身的 第一次生,是由水生的,重生是由聖靈生(見約三:1-16)。人知罪認罪悔改,信而仰望主在十字架的救恩,像在曠野的以色列人仰望神命摩西所造的銅蛇,就 由聖靈(原文與“風”是同一字)感動而重生,進入神的國。

基督Christos  舊約為“彌賽亞”(希伯來文 Mashiah)是膏抹的意思。膏抹的禮用於君王,先知,和大祭司。外邦王古列“我耶和華所膏的”(賽四五:1)用同一字,表明神所立的。詩篇第二篇“受膏者”,預指耶穌基督(徒四:25-28)。
新約中最先認耶穌是彌賽亞的,是安得烈(約一:41)。撒瑪利亞婦人認彌賽亞—基督(約四:25),得到主自己證實。

敵基督者(Antichristos)  anti 是“敵對”的意思,凡佔據基督尊位的,要代替主的,就是“敵基督者”(約壹二:18)。也就是假的意思。

基督徒Christianos一詞,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三次:

  1. “門徒稱為基督徒,是從安提阿起首。”(徒一一:26)表明他們是遵從基督教訓的人。
  2. “你想少微一勸,便叫我作基督徒啊!”(徒二六:28)表明當保羅在受亞基帕王審問的時候,這名詞已經普遍;自然是信徒見證的結果,而且不含輕蔑意味。
  3. “若為作基督徒受苦,卻不要羞恥,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。”(彼前四:16)是說作基督徒要預備付代價。

恩膏,受膏Chrisma  約翰壹書第二章20節,說基督徒從“那聖者受了恩膏”,是指藉著神由基督所差來的聖靈,使信徒能夠分辨真理和虛假(26,27節)。

教會(Church)  不是指建築物,而是被救贖者的集合稱,所以不宜稱“間”。希臘文 ekklesia,希伯來文 quhal。分為有形的教會,即是地方性,可見的會眾聚集(林前一六:19;西四:15,16);無形的教會,指宇宙性普世及古今所有被救贖的會眾(來一二:23;啟二一:27),或稱“聖而公之教會”。

末世論(Eschatology)  源於希臘文 eschatos 指“末後”。從人死後的情形,歷史的終結,大災難,教會被提,基督的再來,最後的審判,及神永遠的統治。

主基督再來(Second Coming of Christ)  是主耶穌基督的應許(徒一:11;參啟三:11),祂必在眾人注視下再臨世上。信徒應有的態度,不是猜測祂再來的時間,所發生的事,有何預兆,而是照主的吩咐,儆醒預備。主來的確定時間,“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”(徒一:7;太二四:36);而且人的 eschatos 也可以不知何時臨到。我們知道誰要來,就當“挺身昂首”,知道“得贖的日子近了”(路二一:28)。

教會被提(Rapture of the Church)  於拉丁文 rapio 有“突然被舉起”的意思(帖前四:15-17)。何時被提?教會意見分歧,有災前,災後,災中不同之說。

大災難(Tribulation)  此特指末後的大災難(太二四:21)。教會對此有不同意見。有的且認為在A.D.70年耶路撒冷被毀的時候,即已應驗。

禧年(Millenarianism)  是根據啟示錄第二十章,基督和屬祂的人在地上作王一一千年。前千禧年派,主張基督的再臨開始千禧年國。後千禧年派主張福音在地上傳播,神國即臨到。非千禧年派(Amillennialism)則指千年是象徵的數字。

審判(Judgment)  永世和和審判,在基督教信仰中有重要地位(徒二四:25)。有1. 基督台前信者的審判(林後五:10);2. 世界末了萬民的審判(太二五:31-32);3. 天使的審判(猶:6;彼後二:2-4)。

天堂(Heaven)  在原文中是“天”的意思,是神的所在,有時用為指神的敬語。中文聖經譯“天堂”有二處(來九:24;彼前三:22);呂振中譯本和新舊庫譯本均為“天”。

地獄(Hell)  希伯來文為 She’ol,聖經以指墳墓,或人死後去的地方“陰間”。希臘文為Gehenna 源於亞蘭文,指耶路撒冷外焚燒廢物穢物的地方。在福音書中,主耶穌用以指“地獄”,是遭厭棄,受咒詛的地方。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所信的“煉獄”(purgatory),則無聖經根據,取於偽經馬克比後書。

神的聖名。舊約有 ElElohimEloah   實在約同於中文的泛稱“神”或“神衹”,甚至“大能的神”,或“審判者”;但不是專用於神的聖名。出埃及記“荊棘篇”神曉諭摩西祂的名是“I AM WHO I AM”(出三:14)。希伯來文YHWH 之名猶太人避諱宣之於口。中世紀的基督徒希伯來文學者,決定使用 YeHoWaH,或 JeHoVaH 是中文譯本“耶和華”的來源。英文多種譯本則用全大寫 LORD。

最重要的是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44節,主耶穌問法利賽人:“‘主對我主說:“你坐在我的右邊,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的腳下。”’大衛既稱祂為‘主’,祂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?”(引自詩一一○:1)中文譯“耶和華”,英文的表現則是 LORD;“我主”則用 Lord(Adon)。這表示基督的神人二性。

”(adon  則用於對尊貴人的稱呼。如:對法老(創四○:1),約瑟(創四二:10),約押和大衛(撒下一一:11),以及先知以利亞(王上一八:7)。

耶和華七個合成的名號,記載在聖經中,與救贖有關:

耶和華以勒Jehovah-jireh  “主必預備。”(創二二:13,14)“神既不愛惜祂自己的兒子,為我們眾人捨了,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?”(羅八:32)

耶和華拉法Jehovah-rapha  “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。”(出一五:26)

耶和華尼西Jehovah-nissi  “耶和華是我的旌旗〔或作得勝者〕。”(出一七:15)

耶和華沙龍Jehovah-shalom  “耶和華賜平安〔或作我們的平安〕。”(士六:24)

耶和華若業Jehovah-ra-ah  “耶和華是我的牧者。”(詩二三:1)

耶和華齊克努Jehovah-tsikenu  “耶和華我們的義。”(耶二三:6)

耶和華沙瑪Jehovah-shammah  “耶和華的所在。”(結四八:35) 主與我們同在(太二八:20;來一三:5;啟二一:3)

盟約 (Covenant)  希伯來成語 karat berit,意思為 cutting a covenant,源於舊約聖經中立約的時候,把牲畜劈成兩半(創一五:9-21),神與亞伯蘭立約。信實的神,非常重視神與人,或人與人所立的約,立約必須實踐(詩一五:4)。

信,相信 (Faith, Believe)   信心使信者與神的信實聯合。聖經說:“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悅”(來一一:6)。信的正確對象非常重要:“你們靠摩西的律法,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 這人〔耶穌基督〕,就都得稱義了。”(徒一三:39)使徒又說:“當信主耶穌,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。”(徒一六:31)所以信是福音的根本(林前一 五:2-4)。

團契(Fellowship)  原文為 koinonia 有“分享”,“交通”,“相交”等意義(徒二:42;腓一:5;約壹一:7)。

恩典,憐憫(Grace & Mercy)  恩典 (chais) 有“可喜”,或“歡樂”的意思。先有恩典,後有憐憫 (eleos)。以弗所書說:恩典“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”(弗二:8)。簡單的說:恩典是不當得而得到的;憐憫是當得〔刑罰〕而未得。

哈利路亞Halleluyah  “讚美亞威”的意思。在希伯來文中,halal 是“讚美”,hallelu 對多數命令語,Yah 是神的尊名(或 Jah);所以是“你們要讚美耶和華”。

 (Heart)  希伯來文為 leblebab 表明心靈的最深處(申六:5;耶一七:9),含有意志,思想,勇氣。另有 kelayot 為“腎”的意思,中文譯為“肺腑”(伯一六:13;耶一一:20;哀三:13)重在情感。

異端,分門結黨 (Heretic  新約只出現一次(提三:10),於希臘文作 hairetikos。通常譯為“異端”,有“選擇”的意思,即是依自己私意選取教會共認共由的部分真理,然後信他自己所喜歡信的。

聖潔 (Holy, Sanctification)  是很少人用的語詞,因為有自以為義,假冒為善的意味。其實,聖潔並沒有“我比你好”的意思,只是表明我願同神一樣(利一一:44;彼前一:16)。其字 hagio, hagiazohagiasmos 都是分別出來,分別歸神的意思。基督是我們的“聖潔”(林前一:30)。基督徒是聖徒,所以要分別,“敬畏神,得以成聖”(林後七:1)。

和散那 (Hosanna  亞蘭語“求主拯救”的意思。主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,接受歡呼:“和散那!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。”(見約一二:13)即是譯自詩篇第一百十八篇25節的亞蘭語。

假冒為善 HypokritesHypokrisis  源於希臘文 hypo(面具)主耶穌定罪當時宗教人士(太六:2,5,二三:13-15,23-29)的表演行為。有人稱之為“虛假的惡人對好品德的稱讚。”

稱義 (Justification)  是神赦免並悅納相信的人。“耶穌 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;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。”(羅四:25)我們“因信稱義”,不是在於自己,是在於神兒子耶穌的“義行”,就是祂的順從在十字架上的 流血救贖(羅五:1,18),使信祂的人,在神算信耶穌代他受死的人為義 dikaiosis;“義人因信得生”(羅一:17)。

按手 (Laying On of Hands)  聖經中的按手,有多樣意義。用以表認同,獻祭時按手在祭物(利一六:21);祝福(創四八:14);託付(徒一三:3);醫治(太 九:18;可一六:18);賜下聖靈(徒八:18);祝聖受職(民八:10-11;提前四:14,五:22)。

萬軍之耶和華 (The LORD of Sabaoth)  源於希伯來文 Tseba’ot 特指神的威嚴和權能(撒上一七:45;詩二四:10)。

 (Lord, Master)  門徒稱耶穌為“主”(kyrios),主人,夫子的意思(約一三:13,二○:28)。Despotes 為“主宰”,“君王”(猶:4);假師傅不認主為 Despotes(彼後二:1),自取滅亡。

天國 (Kingdom of Heaven)  指神掌權的領域,即神的國。馬太福音稱為“天國”(太五:3,一三:31,一九:15);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(可九:1;路一九:5) 稱為“神的國”。起初在人的心裏,是看不見的(約一八:36);最終則遍於宇宙。教會有時亦稱神國。

 (Love)  這個人人歡迎的字,可惜,時常被誤用。在原文中“愛”有四種:eros 是肉體的愛,雖然不盡是肉欲。又有 storge 是指情感的愛:“要彼此親熱”(羅一二:10)。至於友愛則為 philia,是弟兄友誼之愛。基督徒常用的是 agape,拉丁文為 charitas,英譯為 charity。說是“聖愛”未盡正確;因可用於神對人,人對神,或人對人的愛,最明顯的是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的解釋,似可說無私之愛。

 (Man, Mankind)  在聖經創世記首三章中,“人”稱為“Adam”,源於“地”(adamah)。後來聖經中稱世人為“亞當之子”。Enosh 指人的脆弱必死(例見詩八:)。分“男人”或“女人”的時候,則用 IshIshshah(見創二:23)。

主必快來 (Maranatha)  亞蘭語 Maran ath a 意為“主必要來!”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23節說:“若有人不愛主,這人可咒可詛 (anathema)。主必要來!(Maranatha)”二者很接近,人不明白其含義,故少使用。J.N. Darby 本:“Anathema Maranatha”取“在主來時受咒詛”的意思。

人民 (Nation, Neople)  統稱 le’om,指所有的人。屬神的“子民”為‘am (見代下七:14;何二:23);外邦人一般則稱之為 goygoyim (見創一○:;詩一一七:)。

保惠師 (Parakeletos  意為“請來”(keletos-advocatus)“站在旁邊”(para) 的一位,所以是“幫助者”,譯為“保惠師”或“訓慰師”。新約有五次用此字:在約翰福音第十三至十七章四次,約翰壹書一次。主耶穌是信徒的“保惠師”(約 壹二:1作“中保”);主應許父差遣真理的聖靈是“另一位保惠師”(約一四:16-17),作祂的代表。

與神和好 (Reconciliation) 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,使我們藉著祂,“得與神和好”(羅五:11)。Katallage 本義是“交換”,由為敵而有和平(弗二:16;西一:20)。

悔改歸正 (Repentance, Remorse, Coversion)  悔改是表明改正行動,轉回方向,常伴隨有憂傷痛悔;不過,外表的憂痛並不一定代表實際的回轉。主要門徒“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 道”(路二四:47)。使徒叫人“悔改歸正”(徒三:19)。“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”是主所賜的(徒五:31;提後二:25);是神的恩典叫人“悔改得生 命”(徒一一:18)。信徒要“悔改歸向神,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”(徒二六:20)。神“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”(徒一七:30)。

報賞 (Reward & Punishment)  人不能因行善得救,但聖經說:“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,叫各人按著所行的,或善或惡受報。”(林後五:10)因為神有“恩慈和嚴厲”(羅一一:22;啟二二:12)。主賞賜忠心的工人(林前三:8)。

拯救(Salvation)  希臘文為 soteriasozo, 有多方面的意義:指救脫死亡,疾病復得健康,生命不至虛耗,同字亦用於永遠救恩(徒一六:31;太一四:30;徒二七:一一;可五:34)。至於“買贖” (redemption),用不同的字,表明主用祂的寶血買人,從世界,律法下得以自由(啟五:9;加三:13;彼前一:18,19)。

撒但 (Satan)  魔鬼主要名字,是“敵擋”的意思,是控告聖徒的“對頭”(參詩一○九:6;亞三:1;啟一二:10)。

聖經 (Sripture)  聖經英文稱 Bible,是由於中古時代誤讀陰性單數希臘文 Biblia (書)。拉丁文作 Scriptura 和希臘文的 Graphe,均為“寫作”的意思。亞坦耐修 (Athanasius) 主教於其A.D. 367年的信中,稱之為“正典” (Kanon),意為尺度,規範,衡量的標準。聖經是神默示的(提後三:16),“默示”是說“神的呼氣”(Theopneustos),也就是說,聖靈教導人寫成的(彼前一:10-12;彼後一:20-21)。

沙龍 (Shalom   是“和平”,“平安”,“安好”,“興盛”的意思。如祭司的祝福(民六:24-26),是說神與人中間的和平,神賜平安;勇士們的話(代上一 二:18);也是日常問安的話。新約中最重要的“祂〔耶穌〕是我們的和平〔和睦〕”(弗二:14),又說:“藉著祂〔耶穌基督〕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,成就 了和平,便藉著祂叫萬有,無論是地上的,天上的,都與自己和好了。”(西一:20)

 (Sin)  人與神為敵的不義狀況。聖經有不同的字,說到罪。主要的 hamartia (羅三:23),是指“射不中的”,偏差,錯失。希臘悲劇中的“tragic flaw”是用此字。因為“義”是“行而宜之”,所以凡不恰合宜的心思,意念,行動,就是錯失,就是罪。Adikia 是“不義”(約壹一:9);paraptoma 意思是“逾矩”(雅五:16);anomia 是“不法”(約壹三:4);parabasis 是違犯某特定的律例;asebeia 是“不敬虔”(猶:15-18);還有opheilema 是負債,虧欠(太六:12);parakoe 為“悖逆”(羅五:19);agnoema 是指“過錯”(來九:7)…人有無可數計的罪;因此,神應許“耶穌的血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”(約壹一:7),是何等無限的寶貴!

奴僕,奴隸 (Slave)  奴役制度在聖經時期普遍存在。奴隸的地位,是主人活的工具,主人的財產,必須遵行主人意旨。奴隸的來源:奴隸生的兒女,就是奴隸;在戰 爭中擄來的人為奴隸;因貧窮而賣為奴隸。罪人的情形正是如此:是在罪中生的;失敗被罪擄去;欠罪的債。基督為罪人受死,買我們脫離罪和律法的軛,而得釋放 自由(加五:1)。也是基督教消除奴隸制度。

靈魂 (Soul)  說到“拯救靈魂”,有人以為只管屬靈的事,實在是誤會。因希伯來文的 nephesh 或希臘文 psyche, 儘管是“靈魂”的意思,但說的是全人。在拉結“靈魂要走的時候”,那字是指靈魂;但“我的靈魂”,依然是說“我”。同字也指“生命”(利一七:11); “意欲”(詩一○七:9)不思飲食;或指情感,如“靈魂厭惡”(耶一四:10),“靈魂愁煩”(賽一九:10),或“祂使我的靈魂甦醒”(詩二三:3)。

靈魂體(Spirit, Soul, Body)  保羅為教會祝福說:“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。”(帖前五:23)表明人是由三部分合成:靈 (pneuma),魂 (psyche),體 (soma)。約翰福音第三章,主耶穌以 pneuma (風與靈同一字),解釋“靈”看不見的工作;又說:“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”(太一六:26)此“生命”用的是psyche。二者同指人看不見的部分,是真實的人。諾斯替 (Gnosticism) 則堅主只有他們屬靈,有絕對“靈智”,其餘基督徒是屬魂的,世人是屬體的。

試探(Temptation)  試探可以導致犯罪,但試探並不是罪。耶穌 曾“受試探與我們一樣,只是祂沒有犯罪。”(來四:15)從主耶穌在曠野受試探(太四:1-11),看出: 1. 試探是由魔鬼而來; 2. 跟肉身的需要和傾向有關; 3. 要以神的話拒絕它;而且 4. 可靠主得勝(林前一○:13);結果 5. “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,必得生命的冠冕。”(雅一:12)所以魔鬼的試探,是神允許的,為要試驗祂的兒女,至終成為他們的益處。

三位一體(Trinity)  基督徒所信仰的,是獨一和有位格的三位一體真神。聖父,道成肉身為人贖罪的聖子,和聖靈,是相信的人得救的根源,事奉的對象。亞坦耐修信經說:“我們敬拜一體三位,三位合一的神;本不可分,位不可亂。”因此三位一體的教義,是衡量信仰的標準(約壹四:1-2)。

虛空(Vainty)  傳道書的智者,多次說到在神以外的是“虛空的虛空”(Hebel,傳一:2,一二:8),不論有形無形的偶像,或人的勢力,都是虛假無益的。惟獨在主裏不是虛空(林前一五:58)。

智慧(Wisdom)  聖經教導智慧 (hokmah) 是從神來的,是宇宙的根基(箴三:19)使人能用於倫理生活,並有聰明,技巧,行合宜的事。箴言第八章的“智慧”,像希臘,拉丁文,和其他西方文字,是女 性;但其人格化,表徵基督的事工。新約聖經說:“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,是本乎神,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,公義,聖潔,救贖。”(林前一:30)

神的話(Word)  詩篇第一百十九篇,特別對神的話使用不同名稱:“話”(dabar,見詩一一九:9);“法度”(edut,見於2節);“訓詞”(piqqudim,見4節);“律例”(hoq,見5節);“命令”(mitzwah,見6節);“判語”(mishpat,見7節)。而“耶和華的‘律法’全備”(torah,見詩一九:7),是為教導,指示人明白神的旨意,行祂的道。

言語 (word)  言語是從心的泉源發出的。主耶穌說:“心裏所充滿的,口裏就說出來…凡人所說的閒話,當審判的日子,必要句句供出來;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 為義;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。”(太一二:34-37)聖經指出褻瀆(提前一:13),惡言(雅四:11),並有毀謗,讒言(林後一二:20),怨言(林 前一○:10),虛謊的話(約八:44),都是不合宜的,更可怕的是因出於魔鬼,而且心中沒有真理。所以“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。”(弗四:29)

世界,肉體,魔鬼 (The World, The Flesh, The Devil)  是敗壞基督徒見證的仇敵。世界 (World, kosmos) 並不盡是惡的。原含有“和諧”的意思,用於指“宇宙”,自然的世界;甚至可作美麗,是 cosmetics 的語源。“神愛世人”(God so loved the world) 的 kosmos 是指“世人”。而聖經說:“不要愛世界”,指魔鬼控制下的世界價值系統,“世俗”(多二:12)。聖經觀點也不反對“血肉之體”(flesh & blood, sarx,來二:14);只是禁制“肉體的情慾”(加五:16)。中文聖經為謹慎,分譯“肉身”,表明無惡的意思。魔鬼 (Devil, diabolos) 是統制現今世界的王(約一四:30),在罪人心中(約六:70),叫世人行悖逆罪惡的事,與神為敵。基督徒要靠主大能與魔鬼爭戰(弗六:10-17),直到它被扔在永遠火湖裏(啟二○:10)。

— www.AboutBible.net —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